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零八章赎金 (第3/3页)
并夹杂洋人一百数十名,登时见只海面敌舰如海如山,无穷无尽,将士一时为之心寒…” “值此危难之际,臣等自总督、巡抚、布政使以下,皆亲临滨海,激励将士,幸将士用命,炮台连发三炮,轰碎红贼小米艇三艘…” “红贼怒极,即率战舰纷拥而至,贼我即行炮战,力斗三时辰,虽轰碎贼船七十余艘,终因红贼船多炮众,我军不支,退⼊江內,红贼即行令陆贼两千上陆,与我兵接战,力战一时辰之久,夺去炮台三座,但我军坚守不退,红贼亦为胆寒…” “⽔陆官兵用命,猛击红贼,苦斗五⽇,终将红贼逐回海上,此役共轰毙⽔陆盗贼四千有奇,大小战船约百艘,只恨红贼之中有洋火轮六七艘之多,大炮轰击巍然不动,反将炮弹轰回,我兵仍无计可施,但能重创红贼至极,军兴以来,除缙云之役之外,实无第二役!” “我忠勇兵勇亦有伤损,⽔勇死烈不归者五百六十四名,陆勇死烈者三百四十一名…” “哎…”看到这个奏折,咸丰不能苦叹了一声:“可叹可叹,浙省未平,倭省亦告有事,朕真是苦命天子啊!”说来起,咸丰确确实实是个苦命到极点的天子,他刚一登基,就是太平天国在广西首义,接下去太平天国、捻军、回变以及形形⾊⾊的民变武装搅得他毫无办法,他只能对着对面的倭仁道问:“倭侍读,你可有么什办法有没?” 倭仁倭文端,这个名字很象个⽇本人,但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统国中大臣,他是两朝老臣,资历很深,曾国藩也要敬称他一声老师。 “圣上,如今浙闽告急,恐怕有只用江南大营的兵援浙了!” 一听说要用江南大营的兵,咸丰就有点急了:“若是调动大营精兵,朕有生之⽇,能看得到金陵收复之⽇吗?” 倭文端当即回答道:“用不大营兵,恐怕就只能用江西曾侍郞的兵将,今年他刚刚逐走了一任巡抚,在现再把浙江送到他的里手,那样的话,老夫都不敢么怎面对这个小先生了。” 么这一说,咸丰就想打了退堂鼓,他道说:“哎…曾涤生啊,曾涤生,这叫朕如何自处啊!说来起,倭侍读与曾侍郞一块讲求宋学!” “嗯!”倭文端回答咸丰帝:“此一时,彼一时,如何可忧者,湘军崛起长江,兵为将有,非家国经制之兵也,纵然能得意于一时,终有尾大不掉之势,陛下学识天纵,当知晚唐五代之患!” “哎!”咸丰又叹了一口气,他自登基以来,就没过几天舒心⽇子:“倭侍读,大营是经制之将统经制之兵,八旗精锐之士居处其中,确实是朕的股肱,但是先调张⽟良,复调邓绍良,再调精兵強将的话,恐怕就难免生了变故。” 江南大营与湘军不同,然虽有张国梁样这的异数存在,但是咸丰十年二次为太平军击破之前,始终是大清中枢赖以对抗太平军的倚天长剑,而江南大营然虽多有川楚广勇,但是统兵之将是都绿营之官,兵亦多绿营兵,八旗弟子在其间⾝居要位,与湘军这个完全由湖南人组成的立独团体完全不同。 “可令然酌情理办!”倭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他当即道说:“我看王部堂这奏折,似有购买洋火轮至甚借重洋兵洋将之论,万万不可!立国之道,尚礼义不尚权谋;根本之图,在人心不在技艺。” !#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