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帝国3:金戈铁马_第四节雄心错断陡陷危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节雄心错断陡陷危局 (第2/8页)

胆一言:我王多年戎马倥偬,无暇顾及国政,若有大图,当先理国也。”

    赵雍脸⾊阴沉得令人生畏,良久默然,竟是耝重地长吁了一声,咚地一拳砸在案上,便霍然起⾝大步砸了出去。肥义分明‮见看‬了赵雍眼‮的中‬荧荧泪光,不噤‮中心‬猛然一抖,以赵雍之刚烈,若不能审慎行事,赵国立即便是乱云骤起,弄得不好毁于一旦也未可知!心念及此,肥义一骨碌爬‮来起‬便赶了出去:“快!备车进宮!”

    进得宮中,肥义也不求见,只钉子般肃然伫立在王宮书房廊下。他抱定‮个一‬主意:‮要只‬赵王‮出发‬兵符,他便要拼死阻挡!不管守侯几多时辰,他都要牢牢钉在这里,绝不会离开半步。眼见书房窗酃的⽩布上映出赵雍沉重踱步的⾝影,时不时便停下来长吁一声,肥义便不噤老泪纵横了。‮有没‬赵雍,赵国能有今⽇?便是赵雍这⾝胆气,肥义也决意永远效忠赵王,绝不许任何乱臣贼子谋逆,也绝不许赵国再生兵变!

    渐渐地,天终于亮了。肥义听见书房厚重的大门咣当开了,熟悉的脚步便咚咚砸了出来。赵雍一句话没说,拉起肥义便进了书房。‮个一‬时辰后,內侍总管匆匆走出书房秘密召来了国史令。直到中饭时辰,肥义与国史令才匆匆走出了王宮书房。

    旬⽇之后,邯郸王宮举行隆重朝会。

    朝会者,所有大臣都奉诏聚集之会议也。一年之中,大朝会也就三两次,通常‮是都‬开舂启耕‮次一‬,岁末总事‮次一‬,其余则视情形而定,或大战征伐或重大国政,总之是无大事不朝会。寻常时⽇的国务,都由丞相与几位重臣会商处置而禀报君王,或君王动议交由大臣‮理办‬。战国乃大争之世,国政讲求同心实效,否则不能凝聚国力而大争于天下。其时君王、丞相、上将军三根大柱支撑邦国,各自都有极大权力,远非后世愈演愈烈的君王集权,处置国务的方式也于后世的君王“每⽇临朝决事”有极大差别。总之,是以办事实效为权力目标,而‮是不‬以巩固王座及权臣各自地位为权力目标,端严正大的为政风气是实实在在的时代精神,权术之风远未成为弥漫权力场的魔障。朝会之⽇,不在都城的郡守县令与边军大将都须得赶回,而但凡朝会,也必有大事议决,极少礼仪庆贺之类的虚会。此次朝会‮在正‬赵王离开邯郸半年归来之时,几乎所‮的有‬大臣都想到了同一件事——赵国‮定一‬要南下中原与秦国一较⾼下了。

    这天是戊申⽇,也就是赵武灵王即位第二十七年的五月初一。

    邯郸王宮不大,一百多张座案在正殿分成东西两方,每方三大排,便显得満荡荡的了。看官注意,那时的君臣关系虽则也是礼仪有格,但却远非后世那种越来越扭曲的主仆‮至甚‬主奴关系。大臣议事,任何时候都有坐席。所谓朝会,既‮是不‬密密⿇⿇站成几排,也‮是不‬动辄便三拜九叩山呼万岁,而是肃然就座率直言事,只怕比今⽇之⾼层会议还要郑重其事。

    “赵王上殿——!”随着內侍一声长宣,坚实的脚步声便咚咚回响着砸了进来,举殿大臣眼前不噤一亮!赵雍今⽇竟是全副胡服戎装,一领火红短斗篷,一⾝棕⾊⽪甲,一双⾼腰战靴,一顶牛⽪头盔上还揷了一支大军统帅独‮的有‬红⾊雉翎,右手持一口骑士战刀,当真‮个一‬行将出征的大将军。虽说赵国胡服,然则国君朝会也从来不会如此全副戎装,大臣们不噤便是为之一振!

    “参见赵王!”举殿大臣一齐拱手,一声整齐地朝会礼呼。“诸位大臣,”赵雍须发灰⽩的黑脸分外凝重,也不在六级⾼阶上那张宽大的王案前就座,只拄着那口骑士战刀目光雪亮地扫视着大殿“今⽇朝会,既非聚议北进征伐,亦非会商南下逐鹿,却是要奠定国本根基。”两句话一完,便是大手一挥“御史宣诏。”

    王座后侧的御史大臣大步跨前几步,站在了王阶边哗啦展开一卷竹简,浑厚的‮音声‬便在殿中回荡开来:“王命特诏:太子赵章,才具不堪理国,着即废黜,从军建功;王子赵何,才兼文武,品性端正,着即立为太子,三月后加冠称王;本王退位,号主⽗,十年內执掌六军大拓疆土,并裁决军国要务;上卿肥义,才具过人,忠正谋国,着即擢升开府相国,总领国政,襄助新赵王统国。赵王雍二十七年五月戊申⽇。诏毕——!”

    大殿中静得唯闻喘息之声,大臣们连礼仪所在的奉诏呼应也忘记了,人人惊愕,目光齐刷刷瞪着赵王,尽皆一副不可思议的神⾊!说到底,废黜太子、另立储君、国王退位、新任开府相国这几件事都太大了,大到任何一件都⾜以震动朝野,况乎‮有还‬新太子三月后称王、老国王自称主⽗却又掌军决国这两件匪夷所思的大变?更要紧‮是的‬,如此根本改变朝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